文章
  • 文章
搜索
首页 >> 成就人生 >>成就人生 >> 蒋勋:生命里第一个爱恋对象应该是自己
详细内容

蒋勋:生命里第一个爱恋对象应该是自己

1564203324603652.png

本网提示:

登陆《八闽之子网·www.fjbmzz.com》,阅看更多全世界各行各业杰出福建人的专访和资讯信息。

最霸最牛的福建人都汇聚在这里。

每天更新内容,欢迎浏览.转发.推荐!联系本网请加微信号:bmzzpqj


蒋勋:生命里第一个爱恋对象应该是自己




01 生命真的有意义吗?


儒家文化一定强调生命是有意义的,但对存在主义而言,存在是一种状态,本质是存在以后慢慢找到的,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的本质,除了你自己。

 

所以存在主义说“存在先于本质”,必须先意识到存在的孤独感,才能找到生命的本质。

 

在七〇年代,我上大学的时候,存在主义是非常风行的哲学,不管是通过戏剧、通过文学。

 

例如当时有一部戏剧是贝克特的《等待戈多》,两个人坐在荒原上,等待着一个叫做戈多的人,等着等着,到戏剧结束都没有等到。生命就是在荒芜之中度过,神不会来,救世主不会来,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没有来。


image.png


从小到大,我们都以为生命是有意义的,父母、老师等所有的大人都在告诉我们这件事,包括我自己在当了老师之后,都必须传递这个信息。

 

我不能反问学生说:“如果生命没有意义,值得活吗?”但我相信,我如果这么问,我和这个学生的关系就不会是师生,而是朋友,我们会有很多话可以讲。

 

如果你问我:“生命没有意义,你还要活吗?”我不敢回答。

 

文学里常常会呈现一个无意义的人,但是他活着。

 

卡夫卡的《变形记》用一个变成甲虫的人,反问我们:如果有一天我们变成一只昆虫,或是如鲁迅《狂人日记》所说,人就是昆虫,那么这个生命有没有意义?



image.png


我想,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,你以为找到了,却反而失去意义,当你开始寻找时,那个状态才是意义。

 

现代的文学颠覆了过去“生下来就有意义”的想法,开始无止尽地寻找,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看法,都不是最终的答案,直到现在人们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答案。

 

陈凯歌的《黄土地》里,那群生活在一个荒凉的土地上,像土一样,甚至一辈子连名字都没有的人,他们努力地活着,努力地相信活着是有意义的,或许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意义。


image.png


然而不管生命的意义为何,如果强把自己的意义加在别人身上,那是非常恐怖的事。

 

我相信,意义一定要自己去寻找。



image.png


1615447444578373.png


image.png



02 对生命的怀疑


我出版过一些书,谈了美学,谈过诗,写了一些小说和散文,我想我最终的著作应该是一本忏悔录。

 

我相信,最好的文学是一本最诚实的自传,目前我还没有勇气把它写出来,但已经在酝酿,我也知道这会是我最重要的功课。

 

我到上海时发现,大陆在改革开放后,孤独感一下子就跑出来了,特立独行的个人也出现了.....


image.png


家庭、伦理的束缚之巨大,远超于我们的想象。包括我自己,尽管说得冠冕堂皇,只要在八十四岁的妈妈面前,我又变回了小孩子,哪敢谈什么自我?谈什么情欲孤独?

 

她照样站在门口和邻居聊我小时候尿床的糗事,讲得我无地自容,她只是若无其事地说:“这有什么不能说的?”

 

其实,我母亲和许多母亲一样,手上一直握有一把剪刀,专门剪孩子的头发,比中学时代教官手中那一把更厉害,这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叫作“爱”或是“关心”。

 

因为这把剪刀,母亲成为我走向孤独的最后一道关卡。


image.png


在我们的文化中,以“爱”“关心”或是“孝”之名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,不允许相对的讨论、怀疑——而没有怀疑就无法萌生孤独感,因为孤独感就是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。

 

我们活着真的有价值吗?我不敢说。

 

我也不敢说杀身一定成仁,舍生一定取义,鲁迅写的秋瑾杀身、舍生之后,其鲜血只是沾染了一颗馒头,让一个得肺痨的小孩食用,她甚至救不了他。这个了不起的文学家颠覆了儒家成仁、取义的观念。



03 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



image.png


很有趣的是,在我自己出版的作品里,销路比较好的都是一些较为温柔敦厚者。

 

我有温柔敦厚的一面,例如会帮助晚上跳墙的学生回去,写在小说里就是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。

 

我也有叛逆的一面,如《因为孤独的缘故》《岛屿独白》两本作品,却只获得少数人的青睐。我很希望能与这些读者交流,让我更有自信维持自己的孤独。

 

因为我一直觉得,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,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,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。


image.png


所以,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,写诗给自己,与自己对话,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,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,我相信,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。

 

相反地,一个在外面如无头苍蝇乱闯的生命,最怕孤独。

 

七O年代,我在法国时读到一篇报道,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巴黎的上班族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、打开收音机,他们也不看也不听,只是要有个声音、影像在旁边;这篇报道在探讨都市化后的孤独感,指出在工商社会里的人们不敢面对自己。



image.png

们也可以自我检视一下,在没有声音的状态下,你可以安静多久?没有电话、传真,没有电视、收音机,没有计算机,没有网络的环境中,你可以怡然自得吗?

 

后来我再回到法国去,发现法国人使用电脑的情况不如我们的普遍,我想那篇报道及早提醒了人与自己、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。

 

所以现在你到巴黎去,会觉得很惊讶,他们家里没有电视,很少人会一天二十四小时带着手机。

 

有时候你会发现,速度与深远似乎是冲突的,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,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、酝酿一种情感时,你便不再孤独。



image.png


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,永远都在孤独的状态,你跑得愈快,孤独追得愈紧,你将不断找寻柏拉图寓言中的另外一半,却总是觉得不对。

 

即使最后终于找到“对的”另外一半,也失去耐心,匆匆就走了。

 

“对的”另外一半需要时间相处,匆匆来去无法辨认出另外一半的真正面目。

 

所有你认为可以简化的东西,其实都很难简化,反而需要更多时间与空间。

 

与自己对话,使这些外在的东西慢慢沉淀,你将会发现,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你的另外一半。

 

因为你会从他们身上找到一部分与生命另外一半相符合的东西,那时候你将更不孤独,觉得生命更富有、更圆满。

   

Copyright @ 2019. All rights reserved.www.fjbmzz.com   版权所有. 闽ICP备19015990号-1   联系电话:18960863378   

seo s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