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76岁福建籍院士郭光灿:“搞科研 就是为了国家强盛”!76岁了,福建籍院士郭光灿一直都很忙。他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的开创者,科研硕果累累,本可颐养天年,但至今仍旧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。记者见到他时,郭老刚从成都开会回来。黑白相间的头发,是岁月在他身上的积淀;消瘦的面颊、宽厚的眼镜,流露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激情。 郭光灿: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未来发展 1942年,郭光灿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渔村,从小就天资聪慧。1960年,以数理化三科均为98分的成绩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。5年后,郭光灿大学毕业,获无线电电子学学士学位,留校任教,从此,除了讲台授课,搞科研成了他最大的爱好。 1978年,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。科学春天的到来,让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。“那时候一心就想把时间找补回来。”郭光灿回忆,当时条件艰苦,冬天没有暖气,抱着一个暖水壶,每天看书到半夜是常态。 “当时因为经费缺乏,做起科研来往往是捉襟见肘,在那样的情况下,发现光做实验行不通,就改做理论,于是选择了光学领域中的冷门——量子光学。”从那时起,郭光灿开始了自己倔强的“少数派”科研生涯。 选择量子光学,纯粹是从学术爱好出发,因为大学学的是量子力学,量子世界的奥妙激起他的好奇心。“要是把量子理论用到光学中去,一定会有新现象。”郭光灿推测。 1981年,39岁的他通过公开考试选拔,公派出国学习。在国外两年,郭光灿发现,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,国外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涉足,而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人问津。 目睹了这种差距,郭光灿并没有灰心,反而以更大热情投入到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中。他暗下决心:回国后一定要把这门新的学科组建起来。 1984年,他用校方资助的2000元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次量子光学会议,与会的20多名科技人员虽然大多未曾开展过量子光学研究,这次会议却成为中国量子光学发展的起点。 回国后,随着研究重新步入正轨,郭光灿对量子领域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。这时,一个新的想法开始浮现在他的脑海里。 上世纪90年代初,当量子信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国际学术界悄然萌芽时,郭光灿就敏锐地意识到,这是极富生命力的崭新发展方向,是中国可能在国际学术界获得一席之地的大好机遇。 然而,搞好科研,仅凭一腔热血还远远不够。在提出量子信息之初,这一想法遭到了不少质疑:量子信息理论能否具有说服力?量子光学尚处于起步阶段,量子信息能搞成吗?郭光灿这样回答:“要以搞‘两弹一星’的精神来推动量子信息的发展,以抢占先机。” “从事量子光学是基于兴趣,但研究量子信息不仅仅是兴趣。”郭光灿坦言,量子信息可以为国家未来的科研和国防实力作出贡献。有了这样的论断,他又一次选择了“冷门”。 做理论、培养研究生、参加国际会议,提高基础。5年后,郭光灿的团队在量子信息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他所带领的学生队伍也逐渐成长起来,并先后培养出多名科学院院士,其中就包括潘建伟、彭堃墀、孙昌璞和杜江峰。 在郭光灿看来,这批院士就好比国内量子信息领域的一颗颗种子,为量子信息10多年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。 如今,当年被视为偏科冷门的量子信息成了全世界致力研究的热门。回忆起这段经历,郭光灿充满自豪,“我们搞科研就是为了国家强盛。” “郭老没有什么爱好,如果有,那就是待在办公室和实验室。”郭光灿的助理段开敏说,郭老现在一年仍有不少时间在外出差做学术交流,“他周末很少休息,也没有星期几的概念,说起时间都是几月几号。” 明年,是国内第一次量子光学会议召开35周年。“准备把当年参加会议的老先生再次邀请过来,告诉他们,当初播下的量子研究的种子,开花了。”郭光灿认为,这就是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价值。 从事了一辈子量子领域的科研工作,已过古稀之年的郭光灿依旧坚守如初,在他看来,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,不论身处哪里,都应当为自己国家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作出贡献。这是时代的担当,也是民族的传承。 “ 说说心里话——郭光灿 我出生在上世纪40年代,那时国家正遭受外敌侵略,父亲被侵华日军强迫去做苦工,不幸死于海上。母亲含辛茹苦培养我读书,她坚毅的品质和不屈的性格深深感染了我。我从小就下定决心,要努力学习,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强盛的国家而奋斗终生。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,我留校工作。出于对物理的热爱,我投身于物理学研究。其间,在国外学习时,我发现国际学术界开展量子光学研究已经20多年。当时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人涉足这个方向。回国后,我组织了量子光学学术会议,开设了量子光学课程,编写了量子光学教材。现在,我曾经的学生们已经成长为国内量子光学领域的年轻学术带头人,我十分欣慰。 近年来,世界科技强国开始高度重视量子计算研究,纷纷发布自己的量子信息科技战略,抢占下一轮科技发展的制高点。我将继续带领团队,在量子信息领域参与日益激烈的竞争,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,培育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,做出更多国际领先的成果,为祖国再创辉煌! ” 上文提到郭光灿院士出生在福建的一个渔村, 他在一次采访中 提到了他的中学时代。 一起来看—— 郭光灿《触摸量子世界》 郭光灿院士:中学打下的底子,终身受用 在已过古稀之年的院士郭光灿看来,单纯的、毫无杂念的中学时代,是他一生中性格磨砺、学习方法培养的关键阶段,“中学打下的底子,终身受用”。 郭光灿院士 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爱拼才会赢。”在郭光灿院士的家乡惠安,《爱拼才会赢》是一首街头巷尾广为传唱的励志歌曲。 闲暇时,郭光灿爱听歌,对这首歌更是百听不厌。对他而言,“天注定”的贫困与无助,是儿时不可逆转的命运,但在心无旁骛的求学时光中,他用闽南人的冲劲儿、硬是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地。 从赤足奔走北上求学的渔村少年,成长为中国量子信息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和领军人,如今在学界享有盛誉的郭光灿,始终澎湃着赤诚之心,不断探索未知领域。 在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院士看来,单纯的、毫无杂念的中学时代,是他一生中性格磨砺、学习方法培养的关键阶段,“中学打下的底子,终身受用”。 中学是从无知到了解世界的过渡 1942年,郭光灿出生于福建惠安的一个渔民家庭,3岁时,父亲被日本人抓去做苦力,结果病死在运货的船上。含辛茹苦的母亲,独自抚养郭光灿三兄弟长大。 母亲目不识丁,但目光长远,深信读书能改变命运,“如果母亲让我们三兄弟去帮工,她就不会那么辛苦了”。 感念于母亲的辛劳付出,加上闽南地区对读书人的尊重,耳濡目染,郭光灿从小就聪明好学。 仅有的两本“课外读物”是郭光灿小学时最深的记忆。 其中一本是地图册。当时,学校老师要求每个学生买一本地图,需要几毛钱,家里条件捉襟见肘,“但我苦苦哀求,母亲看我这么渴望,最后还是一咬牙给我买了”。 为了两个弟弟的学业,郭光灿的大哥小学毕业后就外出工作,帮母亲分忧了。在前往探望哥哥的时候,郭光灿得到小学时的第二本课外读物《列宁在十月》,他视若珍宝。 1955年,郭光灿参加小学升初中考试,成为学校同级学生中唯一一个考上全省重点中学——泉州五中的。年少的他搭着小舢板进城报到,“第一次看到汽车在4个轮子上跑”。 校园里的氛围很好,大家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。每天早上起床,郭光灿和同学们都自觉地听学校的广播,听新闻,再去吃饭、上课。 中学时泉州刮台风,半夜里,十几岁的学生们从被窝里爬起来去扛沙袋垫河堤,防洪减灾,“劳动时,大家都抢在前面,全心全意做事,毫无怨言”。 当时,郭光灿的二哥也在泉州上学。二哥爱好文学,时常为报纸投稿,偶尔稿子被录用,二哥就会拿着五毛钱稿费,花三四毛钱带郭光灿和婶婶吃一顿饭,再用剩下的一毛钱带郭光灿看一场电影,这成为郭光灿中学时代最大的享受。 学习成绩优异,无需花费太多心力,课业之外,中学时开放的图书馆,一下打开了这个乡野少年的视野。 《水浒传》《隋唐演义》《三国演义》等中国古典小说,郭光灿看了又看,享受了精彩故事,也多了对人生人性的体悟。假期时,从图书馆借了许多书背回家看,看完继续借,几乎读尽图书馆里所有的中国古典小说。 后来,英雄侠义、快意恩仇的金庸小说全集,郭光灿也看了不止一遍。甚至在多年后从合肥到西安,几天的旅途中,他还在火车上重温了《天龙八部》。 看多了文学书籍,郭光灿的作文常常成为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点评的范本,他一度立志“要当个作家”。 回首在泉州五中度过的中学时光,郭光灿感慨于自己的幸运。在他看来,这个阶段,是他从无知走向了解世界的过渡,“就像一张白纸,给了我高水平的知识,我就全面吸收了”。 “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好的学习方法” 中学时代之所以在学习上不费力却能取得优异的成绩,在郭光灿看来,这得益于学习时的专注,“心无旁骛,效率就会很高”。 生活清贫,有时候生活费不能及时上交,上课都要饿肚子,但这从未影响到郭光灿。 静下心看书、写作业,郭光灿常常找到奇妙的感觉:外面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,而猛地一下从沉浸的世界浮出,“我在哪儿?在做什么?愣上半天,哦,我来教室里写作业了”。 刚上初中时,郭光灿就曾有过让人惊叹的故事。 代数老师跳出教科书,在课堂上讲起“数”的发展历史,溯源的逻辑让郭光灿听得津津有味。 过了一周上课时,老师突然点名郭光灿,问及上周的课堂内容。他吓了一跳,“因为书上没有,课后自己也没复习”。 但郭光灿在脑海中慢慢回放当时的场景,竟然将老师说过的内容原封不动复述了出来,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。 渐渐地,郭光灿养成了一个好习惯,“老师给我讲课,我就会认真听,跟着他的思路走,我会思考这个东西的精髓是什么,背后有什么,你可以把其他都忘了,但这一点会刻下烙印”。 “专注做一件事”由此成为郭光灿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,“能够让人在学习中有个‘悟’的过程,把老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”。 如今,郭光灿经常告诫自己的研究生,做学问要有悟性,有韧性,有灵性,“不管做什么,悟出事物背后的东西,这才算学到家了”。 回溯过往,最早的“专注”源自对学习的浓厚兴趣。 中学时,郭光灿对每一门课程都喜欢,学起来兴趣满满。 语文老师对文学的透彻分析,让他至今难忘,“老师分析鲁迅的文章背景,对鲁迅进行思想剖析,鲁迅当时是怎么样愤怒地写出这篇文章的,让我们感同身受。” 初中3年,他从未迟到、旷课,加之上课时认真听讲,课后复习总结,绝大多数课程都是5分(满分)的好成绩,最后被保送到泉州五中高中部。 入高中时,恰逢“大跃进”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,教育也要大跃进,学校决定考试选拔出成绩较好的一批同学,组成两个理工班,“要求三年的功课两年完成”。 郭光灿思忖,早一年毕业能省不少钱,于是毅然选择了理工班。 高考前的一段插曲让他终身难忘。 突然有一天,校长通知郭光灿和其他几位同学被选为“留苏一等生”,要他们拿着体检表去体检。 医生爱说话,“哎呦,你们这几个人了不起啊,要到苏联去留学了。” 从农村来要送到国外去,要送到苏联“老大哥”那儿去,几个孩子一激动,血压蹭地上去了,结果量了好几次,医生反复劝解,一直老高老高,就是下不来。 1960年,郭光灿参加全国统一高考,第一志愿报考留苏预备班,第二志愿为中国科技大学。后因留苏政策变动,他未能如愿踏上苏联之旅,而是迈入了中科大的校门。 “只盯眼前一点利益会迷失远方” 中学时,郭光灿一心想着要学习,要学好,至于以后学什么专业、有什么目的,他并不清楚,“那时候很单纯,挺傻的”。 多年后回首,郭光灿认为这种单纯也是一个优势,“我那时候只知道有了知识将来能做大事,虽然不知道能做什么,但明白这条路是对的”。 他的成名作可以为此写下注脚:在从事量子信息研究时,孤军奋战的郭光灿在国内坐过10多年“冷板凳”,而最终,团队也收获了首先在国际上提出量子概率克隆原理的殊荣,成为我国科学家在此领域的一项开创性贡献,被称为“段-郭概率克隆机”“段-郭界限”。 与青年一代的接触中,郭光灿发现一个现象:现在许多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很多,思想却变得复杂,做任何事情都带有目的性,“动机非常强烈,参加学校夏令营都计较着能得到什么才决定是否参加,家长们传递的观念也都是希望孩子弹钢琴、学唱歌,将来一举成名”。 他理解今天年轻人的痛苦,自己当年是只知道往一条路上走,就可以心无旁骛,“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回不到我那个时代,有时候不是说他不愿意努力,而是他们眼前可以选择的路太多,也容易迷茫,想要在每条路上都有收获,结果分散了精力也扼杀了才华”。 这让郭光灿扼腕叹息,“整个社会基本上就是赶快见效的浮躁心态,影响着我们教育孩子。实际上,你让孩子做他喜欢的事,他就会慢慢培养出选择的能力,学出自己的‘道’,也会悟出人生的‘道’。” 在郭光灿带领研究生学习研究的过程中,他也总是强调“摆脱杂念,抛弃功利心”。 “你想赚钱就别到我这里来,想做研究,为国家作贡献,那我给你提供好环境,让你发挥正能量。”32岁就获得美国斯隆研究奖的郭氏弟子段路明,就是郭光灿在课堂里发现的,为了解除这个家境窘迫的学生的后顾之忧,他甚至想办法为他家人还债。 他尽力为团队的年轻人提供应有的待遇,让研究生体面地生活。但是,在满足基本条件的情况下,他常常告诫:“你有车,但不一定非要是宝马,有房子住不要总想着住别墅。” 郭光灿说自己欣赏“从艰苦中拼搏出来的年轻人”。 这个《中国好声音》的忠实粉丝,只要在家的时间都会准点守在电视前等播出,“我最欣赏里面一个福建歌手,她唱得非常好,而且和我有类似的经历,是从艰苦中走出来的,我欣赏这种人。” “再给我10年时间,我还能继续往前走。”已过古稀之年的郭光灿希望,今天的中学生也能抛弃功利和杂念,做一个不停止进步和探索的人,真正实现人生价值——对民族和国家的价值。 个人简介 郭光灿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科学学部院士 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、中国物理学会理事,中国光学学会理事,全国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,国际刊物《International J. of Quantum Information》 的Managing Editor;国家科技部973项目“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”首席科学家,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,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。国家科技部中长期规划“量子调控”重大项目-“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”首席科学家;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,何梁何利奖,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,安徽省2007年重大科技成就奖,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、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。培养博士研究生 65人,其中两人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。 主要从事量子光学、量子密码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。在量子信息的研究中,提出概率量子克隆原理,并推导出最大克隆效率公式,被称为“段-郭概率克隆机”、“段-郭界限”,概率克隆机成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量子克隆机之一;在实验上研制成功概率量子克隆机和普适量子克隆机,证实相关的理论预言;国际上首次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,该原理成为三种不同原理的量子编码之一,已被实验证实;提出一种新型的量子处理器,可有效地降低腔消相干的影响,并实现多种信息功能,已被实验证实;在量子密码研究中,通过商用通信光路实现北京到天津之间125公里单向量子密钥传输;发明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的关键部件-“量子路由器”,并通过商用光纤实现四端口量子密码网络的通信,首次实现武汉量子政务网;实验上实现量子受控非门的隐形传送,理论上提出固态容错量子计算新方案,为解决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提供了可能的途径;提出一种新型的量子点纠缠光源,该光源可以成为一种高效的光纤远程通讯的纠缠光源;首次证明量子信道的私密容量是不可加的。 来源:福建共青团(fj-gqt ),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“人民日报”“福建日报”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”“中国青年报”,原文内容有删减。 识别二维码,关注八闽之子微信公众号 |